前幾天,跟大家聊聊的迷思。請看到第五點,很重要。感謝
有幾種說法,大家一起思考與回答看看。
1. 小時候胖,不是胖。正確嗎?
2. 小時候胖,以後長得高。正確嗎?
3. 小時候胖,以後抽高就瘦了。正確嗎?
====================
多數人都是正確的唷!
答案是:以上皆非。
全世界肥胖問題已經嚴重到各國政府都在意了。
而且這狀況已經從成年延伸到兒童
以台灣來說,年輕的糖尿病患,也是一直在增加!
如果在 20 歲罹患糖尿病,則其平均餘命(還可以活幾年),比其他人少了 5.6 年,而且更不用講生活品質的影響!
以下是美國的建議:
1. 篩檢高風險兒童與青少年(體重過重的、家族有心臟病史、中風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病史的)
2. 8 歲左右,對於高風險族群,開始定期篩檢(包含血脂、血壓、血糖等等)。必要時需要更提前。
3. 控制體重、控制體重、控制體重
4. 充分的運動。對於兒童與青少年,建議每天都要有一小時中度費力的運動(如果孩子上學,每一節下課都有出去跑跳,再加上體育課,應該勉強夠用)
最後我要特別提一群孩子,如果您家孩子屬於這種情況,請務必小心。
5. 早產兒、出生低體重兒。成年後的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風險都是比較高的。身高也是會有影響。這群孩子,請務必早期追蹤與管理健康!
=====================
根據一篇大型研究指出。對於過重/肥胖的孩童。
BMI 每增加 1,青春期可能會提前半年。
而青春期每提早一年,對最終成年身高的影響大約是減少 4 公分。
He Q, Karlberg J. BMI in childhood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eight gain, timing of puberty and final height。
雖然還是很多長輩有著「胖胖就是福」的老舊觀念
但是我很開心多數的爸媽都明白,孩子過重不是好事。
重點就在於:怎麼追蹤、怎麼控制了!
如果大家有興趣,歡迎留言。我們繼續來談談這件事。